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
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
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
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
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
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
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
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快感。
关于编导艺考,学生应该首先应该了解清楚考试的内容和流程。
一般来讲,编导类艺考的考试内容包括笔试和面试两方面,根据具体专业要求不同,各自所占的分值比例也不尽相同。
笔试内容主要包括文艺常识等综合知识、命题写作以及影评,面试主要包括命题演讲、命题讲故事或根据材料编故事、回答考官提问、自我介绍,还有就是特长展示这块。
在流程方面,艺考比普通高考要复杂得多,首先是要参加每个省组织的联考,之后再参加校考,最后仍然要参加普通高考。
编导类艺考,相较于其他艺考专业来说,考生要注意的是专业课与文化课的协调学习。
其他艺考专业的文化成绩大致要求在200-300分,而编导类专业想要考上好一些的学校,文化成绩最好在400分左右,如果想要考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这些艺术院校的编导类专业,文化成绩最好得在500分左右。
不少人都有一个明星梦,表演专业作为艺考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艺考中造梦的平台,让无数人在光鲜靓丽的光影世界里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据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招收表演类艺考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00所左右,其中涵盖了专业类大学、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等多种属性的高校。
和十年前相比,表演专业的招生院校和招生人数都是扶摇直上。
那么,表演专业的艺考生到底考什么呢?总体来说,表演艺考内容主要包括:声乐、台词、形体、表演。
影视表演类考试通常分为初试和复试。
初试一般包括自我介绍、自选作品朗读、集体小品及回答考官提问等。
自我介绍是展示考生自我风采的重要手段,考生的气质、反应、谈吐、文化底蕴等一切外在内在的素质都将在这一考试环节展现给考官。
自选作品朗读主要考查考生的声音条件、吐字发声和语言表达能力。
考生应从自身条件出发,谨慎选择适合自己朗读的稿件,特别要注意的是,稿件选择后要脱稿背诵。
集体小品旨在考查考生的合作能力、表现能力、应变能力和是否具有基本的舞台生活能力。
此项考试通常采用命题小品的形式。
回答考官提问是对考生的口头表达、心理承受、独立判断、艺术感受生活观察等能力的综合考查。
复试分为二试和三试。
复试的内容主要分为台词考试、声乐考试、形体考试、艺术特长展示、单人小品、集体小品、语言动作合理练习等内容。
台词就是自备稿件朗诵,有的会限定题材,有的不限,如诗歌、散文、小说、电影戏剧独白、寓言故事,等等。
声乐则是自备歌曲一首,无伴奏清唱。
考试的目的是对考生的音色和音准的了解,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做演员的声音条件。
考试时由考生演唱自选的曲目,清唱、伴奏均可。
有时主考官会给考生一些简单乐谱让其现场演唱,或是打一段节奏让考生进行模仿来考查考生的乐感和节奏感。形体即自备舞蹈。可以是现代舞、民族舞等任何舞蹈,如需伴奏则自备光碟。该项考试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肢体表现力、身体柔韧程度和协调性。考试形式是考生表演自己准备好的形体段落,各种舞蹈、武术、戏剧身段,等等。表演展示是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表现与众不同的特点,也是给主考官留下印象的重要环节。单人小品考试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环境与人物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信念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集体小品与初试有所不同,通常由两到三人完成。该考试环节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建立真实的人物关系,要求考生在表演中按照生活逻辑完成考试题目。。